一名人格偏执学生的成长心路启示

发布时间:2018-10-11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案例主题

良好的人格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通过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调查16PF人格问卷、应对方式问卷分析,90后学生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偏执型人格取向,解决问题的方式容易偏激。虽然大学生的生理已经成熟,但心理尚未断乳,通过改变认知行为,进行人格塑造,可以改变大学生的不合理信念,建立正确的行为方式,减少校园危机事件发生,为社会输入身心健全的合格人才。

背景

1名2010级大一男生,患有小儿麻痹症。来自河南省,家境贫困,父母为农民,均在广州打工,自卑。认为自己虽然残疾,但和别人一样能做事,可是班级辅导员和学生总是对他另眼看待,不让他参加献血、运动会等活动,认为老师、学生看不起他。第一学期曾被评为万博体育3.0手机版:“真情学子”,第二学期寝室同学都有女朋友,他觉得没面子,处了一个女朋友伤心地分手,期末考试挂2科。大二开学不久,刚上课看几眼手机,被辅导员没收,去辅导员办公室检讨并索要,与辅导员吵架甚至要动手,说要退学,哭着来找心理咨询老师,说这里的一切都令他伤心,回家重读考本科万博体育3.0手机版:能找回在高中时的美好感受。

案例事件】

本案例问题的产生追根溯源是不合理的认知信念导致。该生从小残疾,一直都在被保护的环境中长大,自认为别人没把他当残疾人看待,自己要做的的事得到的绝大多数是欣赏、支持,接受负面评价及挫折较少,感觉生活挺开心,入校后,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对生活的需要逐渐增多,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解决问题的方式多指向外向。如他想参加万博体育3.0手机版:的活动证明自己的价值,积极献血、运动会想参加一些项目、报名参加万博体育3.0手机版:晚上值班的勤工俭学,都被辅导员回绝,挂科想要申请复查又被老师搁置,上课刚看几眼手机,又被辅导员没收,所有的事情都是辅导员、老师看他不顺眼,即便是被评为“真情学子”,内心感受到的是压力而不是动力,大学恋爱的失败又让他切实感受到自卑,面对现实解决的方式是退避,想要退学,把希望寄托在对未来的想象中,认为重读考本科换个环境一切就会变好。

【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效果】

1、解决思路:根据本案例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来访者不合理的信念形成的人格缺陷,造成思想行为的偏激。应重点解决认知问题。

2、方法:以ABC理论为基础,采用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进行朋辈心理辅导、个体心理咨询。

(1)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透过集中授课、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探索自我、了解自我的兴趣,并在心理健康宣传月中广泛宣传心理知识和心理咨询师联系方式,建立师生联系的基础。

(2)制定适合的个体心理咨询方案。本案学生通过上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后,一直与授课的心理咨询老师保持联系,在5次咨询中,采用沙盘游戏治疗、正强化、情绪日记等方法使其在感悟中换位思考,纠正认知偏差,逐渐建立正向思维,认识自己对辅导员的看法的片面性,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3)应用上网工具,观察学生内心变化。通过QQ联系,增进对心理咨询师的信任,如在个人空间该学生借用他人的话发表微博说:如果有一天我变成恶人了,请告诉别人,我也清纯过,在我眼里我依旧纯洁,脏了的只是这个世界。心理咨询师就在QQ上留言到:“如果有一天他成为恶人,不是世界变得肮脏了,而是他经不住世界的诱惑,自己变肮脏了”。过后他将咨询师的话作为个性签名鼓励自己。

(4)进行朋辈团体心理辅导。与实习学长交流,彼此相似的情感体验,不同的解决方法,让该生豁然开朗,接受面对现实比意气用事更能冷静成熟解决问题。该生多次强调,学长的话一语中的,指点了迷津。

3、效果:心理咨询师与辅导员沟通,共同帮助学生安排了一个勤工助学岗外位,该学生主动向辅导员承认错误,坦诚地对咨询师说:老师,我发现我改变了看法,周围的同学都对我好了。该生学习的积极性、人际交往能力、与辅导员的关系进一步加强。

分析与启示

该案例虽然是个案,但针对90后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普遍性,所采用的方法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可作为借鉴帮助其他学生进行人格重塑,正确面对问题,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待探讨的问题】

本案例在对学生进行人格重塑中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心理健康授课教师和心理咨询师为同一人时,教师、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互换有时难以很好把握。在当前辅导员既承担学生管理工作又兼具心理咨询师的职能,不同环境角色的把握需要进一步研究。二是辅导员的人性化管理水平与学生的需要相适应,采取的工作方法应与学生彼此应相互认同,相互接纳,共同成长,可作为辅导员成长的课题进一步探讨。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xueshengchu

友情链接